说民生丨60秒 看到这片土地的善意与温暖
索蓉芝
一分钟能做什么?在和田市的路口,答案是一场由民警带头、众人接力的爱心救援。从水果滚落时大妈的焦急无措,到民警慕金彤与艾再尔·艾尼瓦尔率先停车的果断反应,再到周围车主、路人纷纷加入的默契配合,短短60秒的俯身捡拾,拾起的不只是散落一地的水果,更是人与人之间不曾遗失的善意,是城市里流动的温暖。
前不久,这则视频新闻经石榴云/新疆日报报道后,引起了网民的热议。这60秒里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。民警未因事小而不为,路人未因陌生而却步,每个人都在用最朴素的行动,诠释着互帮互助的含义。当水果被一一拾回筐中,当大妈的愁容转为宽慰的笑容,那个路口临时组成的捡拾小队,已不仅是一次善意的传递,更成为一堂无声的公共文明课:文明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在他人需要时,自然伸出的双手。
其实,这样的温暖在新疆从不罕见。骑行600多天,南昌小伙卢世豪到达策勒县扎帐篷休息时,被当地村支书请进了村委会,送来了食物;一位骑行者在阿瓦提县街头不慎摔倒,两名身穿校服的学生看到后,上前提供帮助……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,如同散落的星光,汇聚在一起,便照亮了整个天空。他们证明,善意是会传递的,善举是能接力的,当有人率先迈出第一步,便会有越来越多人跟随,让冷漠退散,让温暖成风。
60秒的捡拾结束了,但它留下的感动仍在延续。一片土地的温度,不只蕴于壮美的风光之中,更藏在这些街市村落的寻常时刻里,藏在每个普通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。
愿这样的60秒常在,愿更多人成为善意的传递者和善举的接力者,让这道由普通人共同绘就的文明风景,在每一条街巷、每一个转角,熠熠生辉。
[责任编辑:仲春春]